江南水鄉以其縱橫的河道、粉墻黛瓦的建筑和濕潤多雨的氣候聞名。長期的陰雨天氣(尤其是梅雨季和臺風季)對居民生活和房屋維護提出了獨特挑戰。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生活常識,幫助居民應對陰雨天氣和做好房屋防漏:
一、 日常應對陰雨天氣的常識
衣物晾曬與防霉:
- 利用間歇性晴天: 密切關注天氣預報,抓住短暫的晴天或陰天風力較大時,迅速晾曬衣物。開窗通風換氣。
- 室內晾干: 準備充足的室內晾衣架或晾衣繩。晾在通風良好的房間(如客廳、過道),避免在密閉潮濕的臥室。
- 烘干設備: 經濟條件允許的話,烘干機是梅雨季的救星。沒有烘干機,可用電風扇對著衣物吹加速干燥。
- 防霉除濕:
- 除濕機: 效果最好,尤其在濕度極高的日子。
- 空調除濕模式: 效果次之,但也能有效降低室內濕度。
- 吸濕盒/除濕袋: 放在衣柜、抽屜、鞋柜等密閉小空間效果較好。
- 木炭/竹炭包: 天然吸濕除味,可重復利用(曬干后)。
- 防霉片/防霉球: 放在衣柜、收納箱中預防霉菌滋生。
- 定期通風: 即使下雨,在雨勢較小或無風時,也要短時間開窗通風(避免對流風直接吹入導致墻面結露)。選擇濕度相對較低的時段(如中午前后)。
出行與安全:
- 關注天氣預報預警: 及時了解暴雨、大風、雷電等預警信息,提前規劃行程或取消不必要的出行。
- 防滑防摔: 江南多石板路、青磚路,雨天濕滑。穿防滑性能好的鞋子(如橡膠底)。走路時注意腳下,尤其上下臺階、過橋時。老人小孩要格外小心。
- 帶好雨具: 隨身攜帶雨傘或雨衣。雨傘最好選擇抗風性強的。
- 避開積水: 不熟悉的路段,避免涉水,以防掉入缺失井蓋的下水道或被水中異物絆倒、劃傷。注意觀察水流,警惕洪水風險。
- 電器安全: 雷雨天氣拔掉不必要電器的插頭(尤其是電視、電腦),防止雷擊損壞。避免在潮濕環境下使用電器,謹防觸電。
- 船只安全: 水鄉居民常用船只出行,遇大風大雨應避免行船。必須出行時,穿好救生衣,檢查船只狀況。
食物儲存與健康:
- 防潮儲存: 米、面、干貨等易受潮食材,用密封罐、密封袋儲存,或放在干燥通風處。可放入食品干燥劑。
- 注意食材新鮮度: 潮濕環境易滋生細菌,食物(尤其是熟食、剩菜)要妥善保存,及時冷藏,盡快食用完畢。注意餐具、砧板干燥清潔。
- 預防濕氣入體: 中醫認為濕氣重易導致身體不適(如困倦、關節酸痛、食欲不振)。可適當食用祛濕食物(如薏米、紅豆、冬瓜、山藥、生姜)。注意保暖,避免淋雨受涼。保持室內干爽有助于預防風濕性疾病。
二、 房屋防漏與維護的重要常識
江南傳統民居多為磚木結構,現代建筑也面臨雨水侵蝕問題。防漏是重中之重。
屋頂維護 (重中之重):
- 定期檢查: 每年雨季前(尤其是梅雨前)和臺風季后,務必上屋頂(或請專業人士)仔細檢查:
- 瓦片: 有無碎裂、松動、移位、缺失?瓦壟(瓦片之間的溝)是否被落葉、青苔、泥土堵塞?“捉漏”(找出破損瓦片并更換)是傳統房屋最關鍵的防漏措施。
- 屋脊: 脊瓦是否完好、穩固?封口處(如馬頭墻與屋面交接處)的灰漿是否開裂脫落?
- 天溝/檐溝: 是否暢通無積水?連接處是否密封良好?有無銹蝕、破損?
- 煙囪、管道根部: 防水層是否老化開裂?密封膠是否失效?
- 及時清理: 及時清除屋頂、天溝內的落葉、樹枝、淤泥、青苔等雜物,保證排水暢通。青苔不僅堵塞排水,其根系還會破壞瓦片和灰漿。
- 修復破損: 發現破損瓦片立即更換。松動瓦片重新固定。屋脊、天溝接縫處開裂的灰漿或密封膠要剔除干凈,重新用優質防水材料(如專用防水砂漿、耐候密封膠)填補密實。
- 考慮翻新: 對于老舊嚴重的瓦頂,可能需要局部或整體翻新,更換破損嚴重的瓦片,重新鋪設防水層(如鋪設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)。
墻面與門窗維護:
- 外墻檢查: 檢查外墻面(特別是迎水面)的粉刷層(石灰或水泥)有無空鼓、開裂、脫落?裂縫是雨水滲入的主要通道,需及時修補。
- 門窗密封:
- 檢查密封條: 門窗(尤其是鋁合金、塑鋼窗)的密封膠條是否老化、變形、脫落?密封條失效會導致雨水沿窗縫滲入。
- 檢查排水孔: 推拉窗、陽臺門的底部排水孔是否暢通?堵塞會導致雨水倒灌。
- 修補縫隙: 窗框、門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,用耐候型硅酮密封膠重新密封。木門窗的油漆層要定期維護,防止木材吸水腐爛變形。
- 墻面防潮: 傳統磚墻易吸濕返潮。保持室內通風干燥是基礎。對于內墻受潮發霉處,需先解決滲漏源頭,鏟除霉變墻面,待墻體干燥后,使用防霉底漆和涂料重新粉刷。嚴重者可考慮在墻內做防潮層(施工較復雜)。
地面與排水系統維護:
- 庭院/天井排水: 確保地面有坡度,雨水能順暢流向排水口。檢查排水口(地漏)是否暢通無堵塞。定期清理。
- 室內返潮: 一樓或直接接觸土壤的地面在雨季易返潮。可鋪設防潮墊,使用除濕設備。嚴重者需檢查地下排水或考慮做地面防潮層。
- 陰溝/下水道: 房屋周圍的陰溝、下水道是排水的關鍵。務必定期疏通清理,防止樹葉、垃圾堵塞導致雨水倒灌回室內或庭院積水。臺風暴雨前更要重點檢查。
應急處理:
- 發現滲漏: 立即用盆、桶接水,減少損失。盡量找到滲漏點(屋頂、墻面、窗邊),在安全情況下(如雨停后)進行臨時處理(如用防水布、塑料薄膜覆蓋漏點,用油毛氈、防水膠帶臨時封堵窗縫)。
- 清除積水: 室內如有積水,立即清除,并用干布、拖把吸干,開窗通風或用風扇、除濕機除濕,防止地板、家具泡壞和霉菌滋生。
- 記錄報修: 記錄好滲漏的位置和情況,待天氣轉晴后,務必請專業人員進行徹底檢查和維修。切勿拖延,小問題可能發展成大麻煩。
核心原則總結
預防為主,定期檢查: 不要等到漏雨了才著急。雨季前、臺風后是檢查的關鍵節點。
排水暢通是根本: 屋頂、天溝、地面、下水道,任何環節堵塞都會導致積水滲漏。
及時修復是關鍵: 發現小問題(如碎瓦、小裂縫、密封條老化)立即處理,避免小洞變大洞。
保持干燥通風: 室內外都要盡量保持干燥通風,這是防漏、防潮、防霉的基礎。
善用工具與材料: 除濕機、烘干機、密封膠、防水涂料、防霉劑等都是水鄉生活的必備品。
鄰里互助: 江南水鄉巷弄狹窄,房屋相連。自家屋頂的維護可能影響到鄰居。發現問題及時溝通,互相提醒,共同維護排水系統暢通(如公共陰溝)。
掌握這些生活常識,江南水鄉的居民就能更好地適應多雨潮濕的環境,有效保護自己的房屋,享受水鄉生活的獨特韻味,同時避免陰雨天氣帶來的諸多不便和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