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 一、環境布置 - 打造舒適的樹棲之家
飼養箱:
- 尺寸: 對于單只成體,高度比底面積更重要(至少30x30x45厘米)。更大的空間總是更好的(如45x45x60厘米)。幼體可以用小一點的飼養箱(如20x20x30厘米),但成長很快需要升級。
- 類型: 通風良好的玻璃爬寵飼養箱(帶網蓋)是最佳選擇。塑料飼養箱(如大號整理箱改造,需確保頂部有足夠通風孔)也是經濟實惠的選擇。
- 通風: 極其重要! 睫角守宮原生環境濕潤但通風良好。悶熱潮濕會導致呼吸道感染。確保飼養箱有良好的空氣流通(網蓋是必須的)。
溫度:
- 適宜范圍: 白天24-28°C,夜晚可以降至20-22°C。避免超過30°C! 高溫是睫角守宮最大的敵人之一,會導致嚴重應激甚至死亡。
- 加熱方式: 通常不需要強烈的頂部加熱(如強烈聚光燈)。如果室溫低于20°C,建議使用小型加熱墊(貼在飼養箱側壁外側上部1/3處,不要放在底部)或低瓦數陶瓷加熱燈(配合溫控器使用)。必須配合溫控器使用!
- 溫度梯度: 在飼養箱內創造輕微的溫度梯度(加熱區稍暖,遠離加熱區稍涼)。提供多個攀爬點讓守宮自行選擇舒適溫度。
- 測量: 使用溫濕度計(最好有探頭)在飼養箱內不同位置(尤其是高處棲息點)監測溫度。不要相信加熱設備自帶的溫控。
濕度:
- 適宜范圍: 60%-80%。需要周期性的高濕度(如噴水后短暫達到80%以上)和相對干燥的時段。
- 維持方法:
- 每日噴水: 使用噴壺向飼養箱內壁、植物、攀爬物和躲避處噴水(最好使用去氯水或純凈水)。建議每天噴1-2次(清晨和/或傍晚),模擬晨露或降雨。噴水后濕度會短暫升高,然后緩慢下降。
- 濕度盒/產卵盒: 即使不繁殖,也建議放置一個裝滿濕潤苔蘚(如椰磚、水苔)的塑料盒(如飯盒,側面開一個足夠守宮進出的洞)。這是它們重要的躲避、蛻皮和維持濕度的場所。必須保持苔蘚濕潤但不過分積水。
- 通風與濕度的平衡: 這是關鍵!良好的通風能防止濕度過高導致霉菌滋生和呼吸道問題。如果發現箱壁長期凝結大量水珠或苔蘚發霉,說明通風不足或噴水過多。網蓋是解決通風的核心。
墊材:
- 推薦: 對于新手,廚房紙、牛皮紙或寵物尿墊是最安全、最易清潔的選擇。
- 可選: 椰土磚(壓縮后泡開) 保濕性好,但需注意守宮可能誤食(少量通常能排出,大量可能阻塞)。森林地表墊材(如爬寵專用樹皮、落葉混合物) 更自然,但同樣有誤食風險且清潔稍麻煩。
- 避免: 松木屑、杉木屑(含芳香油,有毒)、沙子(易誤食導致腸梗阻)、鵝卵石、貓砂等。
攀爬與躲避:
- 核心需求: 睫角守宮是樹棲動物!它們大部分時間喜歡待在高處。
- 攀爬物: 提供大量、不同粗細和方向的樹枝、藤蔓、PVC管、軟木樹皮管/板、背景板(可用軟木或專用爬寵背景板)等。確保所有攀爬物穩固,不會坍塌壓傷守宮。
- 躲避處: 在飼養箱的不同高度(尤其是高處)設置多個躲避處。可以使用專用的爬寵躲避洞、半個椰子殼、倒扣的小花盆(邊緣打磨光滑)、PVC管彎頭等。濕度盒也是一個重要的躲避處。
- 植物(可選): 可以使用仿真植物(安全、易清潔)。活體植物可以增加濕度、美觀度和藏匿點,但需選擇無毒品種(如綠蘿、常春藤、蕨類等),并注意土壤和肥料的安全性(最好用無土栽培或盆底墊石隔離)。活體植物需要光照,可能增加飼養復雜度。
?? 二、飲食營養 - 健康成長的基石
主要食物:
- 商品化果泥: 這是睫角守宮主食的首選。Repashy和Pangea是兩大知名品牌,提供多種口味(如水果味、昆蟲味混合)。這些飼料營養全面均衡,只需按說明加水調配成濃稠酸奶狀即可。強烈推薦作為基礎主食!
- 活體昆蟲: 重要補充! 提供動物蛋白。主要選擇:蟋蟀(首選)、杜比亞蟑螂(營養好、安靜)、櫻桃蟑螂、黑水虻幼蟲(營養極佳)。昆蟲大小應為守宮兩眼間距的寬度。
- 自制果泥(可選但不推薦新手): 可以嘗試用嬰兒果泥(無添加糖、鹽、香料)、芒果泥、香蕉泥、杏泥等混合鈣粉維生素粉,但難以保證營養均衡,不如商品糧可靠。
喂食頻率與方式:
- 幼體(<10克): 每天喂食。提供足量商品果泥(放在淺碟中),并每周提供2-3次小昆蟲(每次2-3只)。
- 亞成體(10-35克): 每天或隔天喂食果泥(看食欲),每周提供2-3次昆蟲(每次3-6只)。
- 成體(>35克): 隔天喂食果泥即可。每周提供1-2次昆蟲(每次5-10只,視個體大小和食欲)。避免過度喂食導致肥胖!
- 喂食碟: 使用淺而穩的小碟子(如醬料碟、瓶蓋)盛放果泥,放在飼養箱內方便取食的地方(如樹枝平臺)。果泥放置24小時后必須更換,即使沒吃完,以防變質。
- 喂食昆蟲: 喂食前1-2天給昆蟲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(如胡蘿卜、狗糧、爬寵昆蟲飼料 - "gut loading")。喂食前在昆蟲身上撒上鈣粉或維生素粉(見下文)。將昆蟲放入飼養箱,讓守宮自行捕食。不要將蟋蟀長期留在箱內,它們可能咬傷守宮(尤其蛻皮時)。喂食后觀察,如有未吃完的蟋蟀要及時取出(杜比亞相對安全些)。
鈣粉與維生素補充 - 重中之重!
- 原因: 缺乏鈣和維生素D3會導致代謝性骨病,這是睫角守宮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之一!癥狀包括顫抖、四肢無力、癱瘓、脊柱彎曲、下頜變形等。
- 鈣粉: 必須含有維生素D3。選擇爬寵專用鈣粉(含D3)。
- 維生素粉: 選擇爬寵專用綜合維生素粉(通常也含少量D3)。
- 補充頻率(推薦方案):
- 每次喂食昆蟲時: 將昆蟲在鈣粉(含D3)里滾一下,薄薄沾一層("輕拍")。
- 每周一次: 將昆蟲在綜合維生素粉里滾一下(代替當次鈣粉)。
- 喂食果泥時: 如果使用商品果泥(如Repashy/Pangea),它們通常已添加了鈣和維生素,無需額外添加(除非包裝特別說明需要)。如果自制果泥或擔心補充不足,可以非常少量地在果泥里撒一點鈣粉(每周1-2次)。
- 關鍵: 避免過量補充D3,也可能中毒。按照產品說明和上述推薦頻率操作通常安全。
飲水:
- 提供一個小而淺的水盆(如瓶蓋),每天更換清潔的飲用水(去氯水或純凈水)。它們主要從舔食箱壁的水珠和食物中獲取水分,但水盆仍需提供。
?? 三、日常管理與健康觀察
清潔:
- 每日: 更換水盆的水,清理糞便(通常呈深色,帶有白色尿酸部分)。
- 每周: 更換墊材(如果用紙張類),清洗食盆、水盆。
- 每月/定期: 徹底清潔飼養箱(包括攀爬物、躲避處),用爬寵安全消毒劑(如F10SC)或熱水清洗消毒。檢查并更換濕度盒中的苔蘚(保持清潔濕潤)。
觀察:
- 行為: 是否活躍(主要在夜間和晨昏活動)?攀爬是否正常?白天是否在躲避處安靜休息?
- 食欲: 是否正常進食果泥和昆蟲?幼體拒食需特別關注。
- 糞便: 是否成形(深色部分+白色尿酸)?有無腹瀉(水樣、帶血)?有無寄生蟲(肉眼可見蠕蟲)?發現異常及時拍照記錄并咨詢獸醫。
- 體態: 身體是否飽滿?尾巴是否粗壯(儲存脂肪的重要部位)?四肢是否有力?眼睛是否明亮有神?皮膚有無異常(潰爛、紅點、螨蟲)?
- 蛻皮: 睫角守宮會定期蛻皮(幼體更頻繁)。蛻皮前顏色會變得灰暗。確保濕度足夠(尤其是濕度盒),它們會自行在粗糙表面摩擦蛻皮。切勿強行撕扯未脫落的皮! 如果發現卡皮(特別是腳趾、尾尖),可以提供溫水浴(淺水,不超過守宮腳踝深度)5-10分鐘,然后用濕潤棉簽輕輕幫助去除。卡皮嚴重需就醫。
互動:
- 睫角守宮通常溫順,但畢竟是野生動物,有些個體可能膽小。
- 上手: 動作要緩慢、輕柔。避免從上方抓取(像捕食者),最好從下方或側面用手引導它爬到你手上。不要抓尾巴! 睫角守宮也會斷尾自保,但尾巴不會再生(或再生一小段難看的小肉芽),且斷尾處容易感染。
- 時間: 避免在它們剛睡醒(白天)或剛進食后上手。每次上手時間不宜過長(5-15分鐘),觀察其反應,如果表現出強烈掙扎或應激(張嘴、嘶叫),立即放回。
- 頻率: 不要過度打擾,尤其是新到家或狀態不佳時。
? 四、常見健康問題與預防
代謝性骨病: 最常見!
預防關鍵: 正確的鈣粉(含D3)和綜合維生素補充方案 + 合理的UVB光照(可選但非必須,見下文)。
消化不良/腸梗阻: 溫度過低、誤食墊材(如椰土塊、樹皮)、寄生蟲感染、細菌感染。
預防: 保證適宜溫度、使用安全墊材、食物飲水清潔、新入昆蟲隔離觀察、定期糞檢。
口腔感染/爛嘴: 可能由細菌感染、維生素缺乏(尤其是維生素A)或外傷引起。癥狀:口腔紅腫、流口水、拒食。
預防: 保持環境清潔、營養均衡、避免尖銳物品劃傷。
呼吸道感染: 癥狀:張嘴呼吸、呼吸有雜音、鼻孔有分泌物、精神萎靡。
主要原因: 長期低溫、濕度過高且通風不良(悶濕)、墊材粉塵大。
預防: 保證適宜溫度范圍、
平衡好濕度與通風、使用無塵墊材。
應激: 環境突然改變、過度打擾、與天敵(如貓狗)接觸、不正確的抓握。表現:拒食、過度活躍(不停跳躍試圖逃跑)、顏色變暗、躲藏時間異常長。
預防: 提供充足躲避、保持環境穩定、溫和互動、減少打擾。
體外寄生蟲(螨蟲): 常見于新購入或環境衛生差的個體。癥狀:皮膚上有極小的紅點或黑點(常聚集在褶皺處如腿窩、泄殖腔周圍),守宮頻繁抓撓。需隔離治療。
?? 五、進階可選:UVB照明
- 睫角守宮是夜行性動物,傳統觀點認為不需要UVB。但近年研究顯示,低強度UVB(如5.0或2.0的節能燈型或T5管)可能對它們的整體健康(特別是鈣質代謝、免疫力和行為)有潛在益處。
- 對新手: 不是必需品。只要嚴格按照上述鈣粉維生素補充方案執行,不使用UVB也能養得很健康。
- 如果使用:
- 選擇低強度UVB燈(如Zoo Med Reptisun 5.0 節能燈或T5 5.0, Arcadia ShadeDweller)。
- 確保燈具與守宮最高常待棲息點之間有足夠距離(參考燈具說明,通常20-40厘米),避免過強照射。
- 每天開啟10-12小時(模擬自然光周期)。
- UVB不能替代鈣粉維生素補充! 仍需按常規補充。
- 定期更換UVB燈(通常6-12個月),即使燈還亮,其UVB輸出也會衰減。
?? 給新手的終極總結與關鍵點
箱子要高: 樹棲習性,垂直空間比底面積重要。
通風要好: 網蓋必須,平衡濕度防霉防呼吸道病。
溫度別高: 24-28°C白天,20-22°C夜晚,
絕對避免30°C以上。加熱墊+溫控器是安全選擇。
濕度要保: 60%-80%,靠
每天噴水和
濕潤的濕度盒(苔蘚盒) 維持。噴水后通風跟上。
墊材從簡: 新手首選廚房紙/寵物尿墊,安全易清潔。
攀爬塞滿: 樹枝、藤蔓、背景板、躲避洞(尤其高處),營造立體森林。
主食選果泥: Repashy或Pangea商品糧是王道,營養均衡省心。
昆蟲做點心: 蟋蟀、杜比亞,每周喂幾次,喂前"補營養"。
補鈣最最重! 每次喂蟲必沾鈣粉(含D3),每周一次換維生素粉。
代謝性骨病是頭號殺手!
清潔要勤: 清糞便、換水、洗食盆、定期大掃除。
多看不亂摸: 日常觀察行為、食欲、糞便、體態。上手要輕柔、短暫、低頻,
別抓尾巴!
新寵先靜養: 到家后提供好環境,靜置至少一周,減少打擾,讓它適應。
異常快就醫: 拒食(尤其幼體)、精神萎靡、呼吸困難、異常排泄、行動困難、嚴重卡皮等,及時找專業異寵獸醫。
購買建議:
- 在接守宮回家前,務必準備好所有設備(飼養箱、加熱、溫控、溫濕度計、攀爬躲避、墊材、食盆水盆、濕度盒、食物、鈣維粉)。
- 選擇信譽良好的爬寵店或繁殖者購買健康的個體(眼睛明亮、身體飽滿、尾巴粗壯、行動敏捷、無外傷或異常分泌物)。
- 詢問清楚出生日期、喂食記錄、有無驅蟲等。
飼養睫角守宮是一段非常有趣的經歷。它們個性鮮明,互動性強。只要耐心、細心,遵循科學的飼養方法,你就能擁有一只健康快樂的睫角伙伴!祝你飼養順利! ??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