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討不同品牌打字機的差異就像打開一部機械設計的歷史書!從沉重的工業工具到精致的桌面藝術品,每個品牌都留下了獨特的印記,尤其在按鍵反饋(手感) 和外觀設計上差異顯著。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這些經典機型的魅力:
核心差異維度
按鍵反饋:
- 機械結構: 這是決定手感的核心。主要分為:
- “桿式”或“標準桿”: 這是最常見的機械結構。按鍵通過一系列連桿(打字桿)最終推動字模(Typebar)撞擊色帶和紙張。這種結構通常行程較長,反饋感強,但需要一定力度。
- “前端桿”: 打字桿從機器前方伸出,行程通常更短,按鍵可能感覺更“直接”或“輕快”一些。
- “剪刀式”: 主要用于便攜機(如 Olivetti Lettera 22/32)。按鍵通過一個類似剪刀的聯動裝置驅動打字桿,行程短,所需力度較小,手感更“輕快”或“綿軟”。
- “球頭”或“菊瓣字模”: 這是 IBM Selectric 的革命性設計。按鍵控制一個旋轉的球頭,通過電磁鐵選擇字符。按鍵反饋是純電動的,行程短且一致,手感獨特,介于機械鍵盤和現代薄膜鍵盤之間,非常安靜流暢。
- 彈簧力度: 不同品牌和型號使用的彈簧力度不同,直接影響按鍵的軟硬。
- 行程長短: 按鍵需要按下的深度。
- “觸底”感: 按鍵按到底部時的感覺(是硬邦邦的撞擊,還是有緩沖)。
- 聲音: 雖然不完全算“手感”,但按鍵時伴隨的咔嗒聲、撞擊聲是整體體驗的一部分。
外觀設計:
- 材質: 早期多為鑄鐵機身+金屬外殼,后期出現大量塑料外殼(尤其是便攜機)。高端機型常用金屬(鋁、鋼)打造機身和外殼,質感厚重。
- 造型:
- 辦公型: 通常方正、龐大、穩重,強調堅固耐用(如早期的 Underwood, Remington Standard)。
- 流線型/裝飾藝術: 1930s-1940s,受工業設計影響,出現大量流線型、帶有裝飾性線條和圖案的機型(如 Royal Arrow, Smith-Corona Sterling)。
- 現代主義: 1950s-1960s,設計更簡潔、幾何化、功能化,色彩更豐富(如 Olivetti 的 Lettera 系列, Valentine; IBM Selectric)。
- 便攜性: 為移動辦公設計,體積小巧,常配備提手或便攜箱(如 Hermes Rocket, Olympia SF)。
- 顏色: 從早期的黑色、橄欖綠、灰色,到后來的奶油色、紅色、藍色、綠色等,色彩成為品牌和型號的重要標識(如 Olivetti Valentine 的鮮紅)。
- 細節: 徽標設計、按鍵形狀和材質(金屬、塑料、賽璐珞)、刻度盤、開關、提手等細節的處理。
經典品牌與機型對比
雷明頓:
- 歷史地位: 打字機產業的奠基者之一(肖爾斯&格利登設計)。
- 經典機型: Remington No. 7, Remington No. 10 (標準桿典范), Remington Streamliner (流線型代表)。
- 按鍵反饋: 典型的“標準桿”結構,行程較長,按鍵力度中等偏重,反饋感清晰直接,有明確的“觸底”感。聲音洪亮,是“經典打字機聲音”的代表。
- 外觀設計: 早期型號非常工業化和實用主義,厚重結實。Streamliner 等后期型號引入了流線型外殼,但整體仍偏穩重。多為黑色或深色。
安德伍德:
- 歷史地位: 曾是市場領導者,“安德伍德”一度是打字機的代名詞。其“可見打印”設計(字模撞擊點位于滾筒正前方)是重大革新。
- 經典機型: Underwood No. 5 (史上最暢銷打字機之一), Underwood Master, Underwood Rhythm Touch。
- 按鍵反饋: 同樣采用“標準桿”結構,但安德伍德(尤其是 No.5 及后續)常被認為按鍵行程更順滑,力度控制更均衡,打字體驗更舒適高效,是“標準桿”手感的標桿。聲音同樣清晰有力。
- 外觀設計: No.5 是經典的辦公方正造型。Master 和 Rhythm Touch 等后期型號引入了更流線型的設計,但整體仍保持專業、堅固的風格。徽標設計經典。
皇家:
- 歷史地位: 強有力的競爭者,以創新設計和堅固性著稱。
- 經典機型: Royal 10, Royal KMM (堅固耐用代表), Royal Quiet De Luxe (成功的便攜機), Royal Futura 800 (太空時代設計)。
- 按鍵反饋: 早期型號(如 Royal 10)手感類似雷明頓和安德伍德。KMM 等型號非常堅固,按鍵反饋扎實。Quiet De Luxe 作為便攜機,其“前端桿”設計行程較短,手感相對輕快(但相比剪刀式仍較重)。Futura 800 設計獨特,但手感評價不一。
- 外觀設計: 風格多樣。KMM 是堅固的工業風。Quiet De Luxe 是經典的便攜機造型(奶油色+綠色常見)。Futura 800 極具未來感,流線型夸張,是收藏熱點?;始一諛耍ɑ使冢┍孀R度高。
史密斯科羅娜:
- 歷史地位: 由 Smith Premier 和 Corona 合并而成,在便攜機市場非常成功。
- 經典機型: Smith-Corona Sterling (流線型辦公機), Smith-Corona Silent / Clipper / Super Speed / Galaxie (一系列成功的便攜機)。
- 按鍵反饋: Sterling 等辦公機是標準桿手感。其便攜機系列多采用“剪刀式”結構(如 Silent, Clipper),按鍵行程短,所需力度小,手感輕盈、快速、安靜(相對而言),是“便攜機手感”的代表之一。打字聲音較小。
- 外觀設計: Sterling 是華麗的流線型辦公機代表(常鍍鉻)。便攜機系列造型經典,顏色豐富(奶油色、藍色、灰色、紅色等),設計簡潔實用。Galaxie II 等后期型號設計更現代。
奧利維蒂:
- 歷史地位: 將打字機提升為工業藝術品,設計驅動型品牌。
- 經典機型: Olivetti Studio 44 (辦公機), Olivetti Lettera 22 (史上最著名便攜機), Olivetti Lettera 32 (22的升級版), Olivetti Valentine (設計偶像)。
- 按鍵反饋: Studio 44 是標準桿手感,扎實。Lettera 22/32 是“剪刀式”結構的巔峰之作。按鍵行程極短,力度極輕,反饋極其靈敏,打字如行云流水,極其安靜高效,被譽為“打字機中的法拉利”。Valentine 按鍵手感類似,但更注重設計感。
- 外觀設計: 設計是其核心優勢! Studio 44 簡潔現代。Lettera 22/32 是功能主義美學的典范,比例完美,線條簡潔優雅(由 Marcello Nizzoli 設計),有各種顏色。Valentine (Ettore Sottsass 設計) 是波普藝術的杰作,鮮紅色ABS塑料外殼,可拆卸提箱,徹底顛覆了打字機的傳統形象。Olivetti 的字體和細節設計都極具品位。
赫耳墨斯:
- 歷史地位: 瑞士精密制造的代表,以卓越的工程和手感聞名,尤其受作家喜愛。
- 經典機型: Hermes 3000 (終極打字機), Hermes Rocket (小巧便攜機)。
- 按鍵反饋: Hermes 3000 被譽為機械打字機手感的巔峰。 其獨特的聯動裝置(非純標準桿也非純剪刀式)提供了極其順滑、輕盈、精準且反饋感十足的體驗。按鍵力度輕,但行程清晰,打字毫不費力又精準可控。Rocket 作為便攜機,手感也非常出色,順滑輕快。聲音悅耳。
- 外觀設計: 設計優雅內斂,透露出瑞士精密感。Hermes 3000 造型圓潤流暢(有“曲線美”之稱),質感厚重(金屬機身),顏色多為橄欖綠、灰色、奶油色。Rocket 小巧精致。綠色是 Hermes 的標志色之一。
奧林匹亞:
- 歷史地位: 德國品質,堅固可靠,工程精良。
- 經典機型: Olympia SG1 (重型辦公機), Olympia SM3 / SM4 / SM9 / SF (一系列優秀的便攜機)。
- 按鍵反饋: SG1 是重型標準桿,手感扎實有力。SM 系列(尤其是 SM9)和 SF 是便攜機中的佼佼者,手感通常被認為比 Smith-Corona 更扎實,比 Olivetti Lettera 更“重”一點,但依然順滑精準,行程適中,反饋感好,是可靠、舒適打感的代表。
- 外觀設計: 設計偏向實用主義和德國式的嚴謹。SG1 龐大厚重。SM/SF 系列設計簡潔、比例協調,線條更硬朗一些,顏色多為灰色、藍色、綠色。質感堅固。
IBM:
- 歷史地位: 電動打字機的革命者,徹底改變了行業。
- 經典機型: IBM Selectric I / II / III。
- 按鍵反饋: 完全不同于所有機械打字機! 按鍵控制電磁鐵選擇球頭上的字符,按鍵本身是純電動開關。行程短且一致,力度非常輕,反饋是“電子式”的輕微咔嗒感,沒有機械撞擊。打字極其安靜、流暢、高速。球頭更換字體是其巨大優勢。
- 外觀設計: 設計極具現代感和未來感。球頭設計本身就很科幻。機身線條簡潔流暢(由 Eliot Noyes 等設計),通常為灰色或米白色。是“太空時代”辦公美學的代表。
總結差異
- 按鍵最重、最“古典”手感: 早期雷明頓、安德伍德標準桿機型。
- 標準桿手感標桿(均衡舒適): 安德伍德 No.5 及后續、Royal KMM。
- 便攜機輕盈手感(剪刀式): Smith-Corona 便攜系列 (Silent, Clipper...)、Olivetti Lettera 22/32。
- 便攜機扎實手感: Olympia SM/SF 系列。
- 手感巔峰(順滑輕盈精準): Hermes 3000。
- 革命性電動手感: IBM Selectric (安靜、輕快、流暢)。
- 最工業化外觀: 早期雷明頓、安德伍德。
- 流線型裝飾藝術代表: Royal 10, Smith-Corona Sterling, Royal Arrow。
- 現代主義功能美學代表: Olivetti Studio 44, Lettera 22/32。
- 設計偶像(波普藝術): Olivetti Valentine。
- 瑞士精密優雅: Hermes 3000, Rocket。
- 德國堅固實用: Olympia SG1, SM/SF。
- 太空時代未來感: IBM Selectric, Royal Futura 800。
選擇哪款打字機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更看重哪種打字體驗(手感+聲音) 以及哪種設計美學打動你。是喜歡厚重機械的鏗鏘有力(安德伍德No.5),還是傾心于行云流水的輕盈順滑(Olivetti Lettera 22, Hermes 3000),或是被未來主義的電動流暢(IBM Selectric)所吸引?每一臺經典機型都是一件融合了工程與設計的藝術品,值得細細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