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 廢料回收與再利用技術
瓷磚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多種廢料,傳統處理方式是填埋,不僅占用土地,還可能污染環境。現代環保技術致力于將這些廢料“變廢為寶”:
生產廢坯/廢磚回收:
- 技術: 將生產線上產生的次品、破損磚坯/瓷磚收集起來,經過破碎、研磨、篩分等工序,加工成符合要求的粉料。
- 應用: 重新作為原料摻入坯體配方中(通常控制一定比例,如5%-30%,取決于廢料成分和產品要求)。這直接減少了原生礦物原料(如粘土、長石、石英)的開采量。
- 挑戰與要點: 需要嚴格控制回收料的成分(尤其是釉面磚的廢料可能含有釉料成分)、粒度、含水率等,避免影響坯體性能(如強度、收縮率、燒成顏色)和產品質量。
拋光、磨邊廢渣(污泥)回收:
- 技術:
- 脫水處理: 使用壓濾機、離心機等設備將含水的拋光/磨邊污泥進行脫水,形成泥餅。
- 干燥處理: 利用窯爐余熱或專用干燥設備將泥餅干燥。
- 破碎與研磨: 將干燥后的泥餅破碎研磨成細粉。
- 應用: 回收粉料可部分替代坯體原料,或用于生產低檔磚、廣場磚、透水磚等對原料要求相對較低的產品。也可用于生產水泥、混凝土骨料或路基材料。
- 挑戰與要點: 拋光污泥成分復雜(含有磨料顆粒如碳化硅、剛玉,以及坯釉成分),處理成本較高(脫水、干燥能耗大),回收利用比例和途徑受限于其成分和雜質含量。
噴霧干燥塔廢氣粉塵回收:
- 技術: 在噴霧干燥塔的廢氣排放口安裝高效的袋式除塵器或電除塵器。
- 應用: 收集的粉塵是成分相對均勻、細度合適的粉料,可以直接返回漿料制備系統或坯料制備系統重新利用,幾乎實現“零排放”。
- 挑戰與要點: 需要高效的除塵設備和穩定的運行管理。
窯爐煙氣脫硫脫硝副產物利用:
- 技術: 部分煙氣處理工藝(如濕法脫硫)會產生石膏等副產物。
- 應用: 如果副產物品質達標,可考慮作為建筑石膏原料進行利用,但目前應用比例不高。
二、 清潔能源在燒制過程中的應用
燒制是瓷磚生產能耗最高(約占60-70%)、碳排放最大的環節。用清潔能源替代傳統化石燃料(煤、重油、天然氣)是減排的關鍵:
天然氣替代:
- 現狀: 天然氣是目前相對清潔的過渡性能源,燃燒效率高,污染物(SOx, 顆粒物)排放遠低于煤和重油,CO2排放也低于煤。
- 應用: 新建或改造的現代化窯爐普遍采用天然氣作為燃料。這是當前最成熟、應用最廣泛的技術。
- 局限: 仍屬于化石能源,產生CO2排放,且受價格和供應穩定性影響。
生物質能:
- 技術: 利用農林廢棄物(如木屑、秸稈、果殼等)制成的生物質顆粒或氣化產生的生物質燃氣作為燃料。
- 應用: 在部分有條件獲取穩定生物質資源的地區,已有瓷磚廠嘗試在窯爐上摻燒或完全使用生物質燃料。需要專用的燃燒器或對現有燃燒系統進行改造。
- 優勢: 理論上碳中和(燃燒釋放的CO2等于植物生長吸收的CO2),可再生。
- 挑戰: 燃料供應穩定性、收集運輸成本、燃料品質(熱值、灰分、堿金屬含量)波動大,灰分可能影響窯爐運行和產品質量,燃燒產生的污染物(如堿金屬蒸氣、不完全燃燒產物)需要控制。大規模應用仍需技術突破。
氫能:
- 技術: 使用氫氣(通過電解水等綠氫方式生產)作為燃料。
- 應用: 處于研發和示范階段。氫氣燃燒只產生水蒸氣,是理想的零碳燃料。
- 優勢: 零碳排放(前提是氫氣由可再生能源生產)。
- 挑戰: 綠氫生產成本高昂;儲存、運輸和安全使用技術要求高;現有窯爐燃燒系統需要重大改造或重建;大規模應用依賴于整個氫能產業鏈的發展。是目前最具潛力但也最長遠的技術方向。
電能(綠電):
- 技術:
- 電窯爐: 直接用電加熱元件(如硅碳棒、硅鉬棒)加熱窯爐。技術成熟,但能耗成本極高。
- 微波/等離子體燒成: 新興技術,利用微波或等離子體直接加熱坯體,理論上效率更高,但技術復雜,尚在實驗室或小規模試驗階段。
- 應用: 電窯爐主要用于特殊陶瓷或小批量生產。微波/等離子體技術離大規模工業應用還很遠。
- 優勢: 如果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(風電、光伏、水電),則接近零碳排放;窯內氣氛控制精確,無燃燒廢氣。
- 挑戰: 電價(尤其是綠電)成本是目前最大的障礙;電窯爐能耗總量可能高于燃氣窯;微波/等離子體技術需要解決均勻加熱、設備放大、成本控制等問題。
太陽能:
- 技術: 利用聚光太陽能技術產生高溫熱空氣或蒸汽。
- 應用: 目前主要用于為工廠提供中低溫熱能(如預熱助燃空氣、干燥坯體、工廠生活熱水),或作為窯爐的輔助熱源。直接用于提供燒成所需的高溫(>1000°C)技術難度大、成本高,尚處于研究階段。
- 優勢: 清潔可再生。
- 挑戰: 受天氣影響大,需要大規模儲熱系統;初期投資高;占地面積大;提供穩定高溫熱源技術不成熟。
三、 關鍵輔助技術:提高能效與協同減排
窯爐余熱回收利用:- 技術: 利用換熱器回收窯爐排出的高溫煙氣余熱和窯體散失的熱量。
- 應用: 加熱助燃空氣(提高燃燒效率)、干燥坯體、預熱噴霧干燥塔所需熱風、工廠供暖、甚至發電。這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節能措施之一,顯著降低了整體能耗和碳排放。
高效節能窯爐設計:- 技術: 采用寬體窯、優化窯爐結構(如更好的保溫材料、密封結構)、智能控制系統(精確控制溫度曲線和氣氛)。
- 應用: 減少散熱損失,提高熱效率,縮短燒成周期,降低單位產品能耗。
富氧燃燒/全氧燃燒:- 技術: 用氧氣含量高于空氣(富氧)或純氧(全氧)代替空氣助燃。
- 應用: 提高火焰溫度,加快燃燒速度,減少煙氣量(從而減少排煙熱損失),提高熱效率,并可能降低NOx排放(因氮氣量減少)。但制氧能耗需要考量。
碳捕集、利用與封存:- 技術: 從窯爐煙氣中分離捕獲CO2,然后進行利用(如生產化學品、碳酸鹽)或封存到地質結構中。
- 應用: 對于無法完全避免化石燃料使用的工廠,CCUS是深度脫碳的潛在技術路徑。但目前成本極高,技術成熟度有待提高,主要處于示范階段。
總結與展望
- 廢料回收: 已成為行業標配,技術相對成熟,重點是提高回收比例、拓寬利用途徑(如高值化利用)、降低處理成本。實現生產廢料的“廠內閉路循環”是理想目標。
- 清潔能源: 天然氣是當前主流過渡方案。生物質能在特定區域有應用潛力但面臨燃料挑戰;氫能是未來零碳燒制的終極方向,但依賴綠氫成本和產業鏈成熟;電能(綠電)成本是最大瓶頸;太陽能在輔助供熱方面作用顯著,直接高溫應用尚需突破。
- 綜合應用: 最現實的路徑是多措并舉: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廢料;使用天然氣并持續提升窯爐效率(余熱回收、智能控制);在條件允許的區域探索生物質摻燒;為未來氫能或綠電大規模應用做準備;積極部署CCUS示范項目。
- 政策驅動: 碳稅、碳排放權交易、環保標準提高、綠色補貼等政策將極大加速這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。
瓷磚行業的綠色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,廢料回收和清潔能源應用是兩大核心支柱,需要持續的技術創新、成本優化和政策支持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。